聯系熱線
在建材生產過程中,原料倉的物料管理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建材廠料位計作為核心監測設備,如何在粉塵彌漫、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實現準確測量?其物理式接觸測量技術和高抗干擾能力,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。
物理式測量的優勢
建材廠常見的原料包括水泥、石灰、石膏等,這些物料在儲存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粉塵,傳統非接觸式測量設備(如雷達料位計)可能因粉塵反射導致數據失真。而物理式料位計通過機械探桿或重錘直接接觸物料表面,能夠穿透粉塵層測量真實物料高度,數據準確度更高。
例如,某水泥廠曾因雷達料位計在粉塵環境下頻繁誤報,導致多次空倉停機。更換物理式料位計后,探桿直接穿透粉塵層接觸物料,測量誤差從±15%降至±3%,生產效率顯著提升。
防塵與抗干擾設計
建材廠料位計通常采用全密封結構,關鍵部件如傳感器和傳動裝置被保護在防塵罩內,避免粉塵侵入導致設備卡頓或損壞。同時,物理式測量不受溫度波動、蒸汽或電磁干擾影響,適用于各類密封粉料倉的安裝環境。
案例分享:
某鈣粉倉,原料倉的粉塵較大,環境溫度也較高。普通電子傳感器易受高溫干擾失靈,而物理式料位計通過耐熱溫探桿和隔熱設計,連續運行一年未出現故障,倉內物料余量數據始終保持穩定。
配套系統的協同作用
建材廠料位計通常配備操控顯示面板和地面顯示終端:
操控面板:支持一鍵校準、手動測量模式切換,方便操作員快速應對突發情況;
地面終端:實時顯示倉內余量,并集成滿倉報警功能。例如,當物料達到預設閾值時,終端會觸發聲光警報并自動關閉進料閥門,避免溢料風險。
實際應用價值
對建材廠而言,準確的料位數據不僅能減少原料浪費,還能優化生產調度。例如,某混凝土砌塊廠通過料位計實時監控砂石倉余量,結合生產計劃自動生成補料工單,原料短缺導致的停機時間減少了70%。
思考:
如果你的建材廠仍依賴人工爬倉檢查物料,是否考慮過因數據滯后或人為誤差導致的成本損失?